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孩政策」)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孩政策」)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一孩政策」:問題與困局

從「一孩政策」提出至今,已經過去了30年。30年來,這一嚴厲的生育政策,正慢慢地在中國塑造出一個獨特的人口結構,同時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社會現象和問題,如何應對這些難題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慮。

1. 獨生子女易成小皇帝(社會方面)
中國目前的一孩家庭已經佔全國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二,獨生子女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國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人群。大部分獨生子女都是成長於父母過度關懷和悉心栽培的環境下,所以一般來說要比年長一輩來得聰明和自信,但同時卻普遍養成完美主義的心態,面對困難時容易產生焦慮,對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抗逆能力低,經常選擇逃避問題。另外,他們也普遍存在自我中心、不懂和別人相處和溝通的問題,不但容易因性格問題而產生自毁或人際衝突問題,這更對中國未來面向全球競爭,卻欠缺刻苦耐的新一代,有阻中國可持續發展。

2. 男多女少性別失衡 (社會方面)
一孩政策是導致出生性別比上升的原因之一,因只限一孩,不少內地家庭得悉所懷的是女性便會選擇墮貽,或誕下女嬰後殺掉,以致中國出現男多女少的失衡後果。愈來愈多的男人將會找不到老婆,而這些男人主要集中在經濟落後的農村地區。這將會使這些地區出現家庭結構失衡、性心理問題普遍化、性犯罪以至拐賣婦女問題日益增加等,同時促使中國男同性戀者的數目增加,引發愛滋病等公共衛生問題,因此糾正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3.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經濟方面)
根據國家民政部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4千萬,佔總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即是每三個中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老齡化的問題並不表現在老齡人口的總量,而是它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如果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10%以上,即可視為老齡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而且由於出生率長期偏低,年輕人口的補充不足,勞動人口下降,意味著生產力下降,政府的稅收也減少,將會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不利因素。

4. 行將失去的競爭力 (經濟方面)
年輕勞動力的減少,也是中國人口結構中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一個主要的動力是來自大量廉價的青壯年勞動力,近年,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都相繼開始出現招工不足的情況,多間世界知名工廠都要以增加薪金福利來挽留及安撫年輕工人。年輕勞動力的減少,將嚴重影響中國的經濟競爭力,尤其是面對像印度、巴西等人口非常年輕的國家的挑戰。

中國人口老化的原因:

1.一孩政策是人口老化主因

中國自1978年嚴厲推行一孩政策,導致人口增長緩慢。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戰亂的結束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而生育率則驚人地增長,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為兩個人口生育高峰期,雖然1978年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生育進行限制,但30年前的生育高峰已形成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些人口目前已經或即將邁入老年階段,而自一孩政策推行後,出生率大降,形式倒金字塔形的人口結構。

2.生活改善使人均壽命延長

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國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壽命就會得以延長。最近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令內地的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長者人口日漸增多。

3.傳統家庭觀念改變

傳統中國家庭偏向大家族,中國人享受兒孫滿堂的樂趣,加上農業社會對勞動人口有極大需求。隨著經濟結構改變,加上中國人的個人主義與物質主義抬頭,國內特別是城巿人民對轉向遲婚或不婚,生育平均年齡推後,促使中國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情況。

3.民工出城謀生 長者留守農村

除了預期壽命延長和自然出生率低是人口老化的主因外,對於農村地區,民工長期在外也加速了老化帶來的問題。中國人口遷移形式以農村到城市遷移的比例最大,其主要輸出地來自中部和西部。農村年青的勞動人口長期離開農村,形成不少空巢家庭,不但減少了地方政府的勞動人口,更要承擔人口老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可見中國人口遷移的這種特點導致農村與中西部省份面臨更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壓力。

人口老齡化對內地的社會資源和醫療制度帶來不少挑戰。

1.勞動人口減少 社會負擔加重

大部分長者雖然不再直接創造財富,但其消費活動並未停止,且在某些領域還呈上升趨勢。另一邊廂,隨著青年就業人口的減少,養老金入不敷支的現象顯得越來越突出,社會負擔將會進一步加重,嚴重甚至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3.醫療支出龐大

長者對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較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長者人口數量猛增,各項費用將進一步上升。以山東省為例,據調查,2008年該省長者人口的人均醫療費支出為1,805.18元人民幣。按此標準推算,2020年,山東省60歲及以上長者人口醫療費用支出總額將達398.66億元人民幣。

3.護理不周 獨守空巢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約有3,250萬長者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有5%人抱有入住養老機構的願望,而這個比例將逐步提高,但目前專為長者提供服務的設施嚴重不足。另外,長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慰藉難以滿足。在中國近1.78億名長者中,有一半過著「空巢」生活,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無人照顧,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隨著內地人口老齡化現象日漸加劇,社會各界人士先後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希望紓緩問題。

1. 重投工作 阻現勞工荒

大部分長者退休後仍身體健康、思維活躍,他們不願無所事事,終其一生。因此,政府可積極開發和利用長者人力資源,這不僅可讓他們發揮「餘熱」,豐富生活,增加收入,還可彌補未來勞動力的不足現象。此外,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長者工作意願的增加,政府也應考慮探索彈性的退休政策。

2. 適度多生 紓「獨生」壓力

為避免中國低齡人口數目佔總人口數量比例的繼續降低,政府應有條件地允許育齡婦女適度地多生、優生,令中國從低生育水平逐漸回升到生育的更替水平。這將有利於緩解中國長者撫養比越趨嚴重的趨勢,減輕社會養老、醫療保險的壓力。其次,這也有助改善中國未來「四二一」的家庭人口結構,從家庭代際比例上增強養老功能,降低長者「老無所養」的可能性,減輕子女對供養父母的經濟壓力。

3. 完善社保 尤扶助農村

政府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令老年群體的經濟和醫療得以保證。另外,在完善社保體系時應因地制宜,汲取各地的成功經驗,重視對農村和其他社會保障薄弱地區的扶持。

4. 勵民發展老齡產業

政府必須大力鼓勵發展老齡產業,如養老保健、醫療康復、老年護理、長者教育和文化娛樂等,建立發展老年大學、老年公寓及養老院等,保障長者的身心健康,豐富他們的生活,提高長者人口的整體素質。此外,政府還應加強針對老齡人口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領域,支援和鼓勵民間資本建設養老運營管理機構及護理機構等。

5. 填補城鄉差異 化解矛盾

中國的人口遷移造成東西部,以及城鄉的人口老齡化狀況的差異,發達地區和城市正向不發達地區和農村反向輸出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因此,政府應重點關注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出的欠發達區域和農村的「空巢」問題,以及勞動力不足的現狀,建立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補償機制,化解這些地區可能因人口老齡化所致的壓力和矛盾,逐漸縮小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題外話:人口老化對香港未來的衝擊

1.政治影響 (老人議題成政黨焦點)

根據外國經驗,老年人在政治上傾向較為保守,在老年人口較多的國家,政治上一般呈現保守風氣。,隨着人口老化,各政治團體及議會內議員為老人爭取更多福利的情況是情理之中,全民退休保障及老人生果金等議題受關注的程度必然比從前提高。

2.經濟影響 (勞動人口減少稍競爭力、政府醫療及社會開支增加、新興銀髮巿場)

老年人生產力較中青年人低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老年人收入增長機會較低,甚至退休後零收入;因此,他們的消費力不及中青年人,有學者指出近年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其中一個主因便是人口老化。另一方面,老年人對醫療及社會保障的需求較大,人口老化已成為政府公共醫療開支上升的其中一個主因。再者,隨着工作年齡人口與老人人口比例縮小,工作人口的負擔比以前更重(由2008年的6:1,降至2028年的3:1),中青年人的消費能力亦隨之而下降。

最後,人口老化催生了一些與老年人息息相關的行業,如老人院舍、成年人護理用品以及歐美日本等地專攻「銀髮族」市場的商品等等

3.社會影響 (教育-縮班殺校、醫療-長期病患支出高、社會-老人福利大增、421家庭壓力大增)

政府在社會上提供最起碼的三種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及房屋。

隨着人口老化,香港社會對教育需求有所降低,過去10年,父母是本地居民的嬰兒出生率一直徘徊在四萬至五萬人之間,比起1980年代足足少了50%;結果,21世紀香港教育界長期圍繞着殺校、縮班等問題的爭論,在可見將來,由於青少年及兒童人口維持在低水平上,基礎教育高速發展的時期已成歷史。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及實際數據反映出,60歲以上人士患病住院的比例較60歲以下人士有明顯增加,而且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均需長期服藥治療,對公共衞生體制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2012年公共醫療開支已接近400億元,到了2030年開支將接近1,300億元,因此,政府在過去10多年不斷研究醫療融資方案,希望透過全民醫療保險減低政府壓力。

最後,老年人隨着身體狀況日漸惡化,不少人要入住老人院,因此形成香港老人院舍業務蓬勃發展,同時政府對老人院舍資助(買位)按年增加,再加上政府與社福機構的非牟利院舍亦不斷增加以滿足社會需求,政府在這方面的開支可說是有增無減

除了政府方面的壓力,老年人與子女比例減少亦是家庭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一,子女成長後各自有家庭生活,從前三、四名子女合力照顧一對父母,如今很可能是一至兩名子女照顧一對年邁父母,形成國內所謂的「四二一」家庭形態,中年人既要支持父母生活,又要照顧自己的子女,可謂百上加斤

總結

隨着香港人的預期壽命延長、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老化已是預見的事實,香港的人口結構在未來20至30年將進入人口老代社會,香港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在制定長遠人口政策及發展策略時考慮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衝擊。

在〈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孩政策」)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中有 7 則留言

  1. 很多事情總有討論空間,分析也不是真理,懂反思和批判,正是通識科的目的,不過,請提出理據,不然,只有粗口諧音難有討論空間,只懂”講呢啲”,人也沒有進步,請慎言,謝謝。

  2. 男多女少性別失衡的後果是同性戀者增多?你想當就能當同志?還有,同性戀就要跟愛滋病相提並論嗎?請不要參雜歧視性口吻,雖然我知道下筆者很想拋出公共衛生這個詞,但這裡用錯了,真令人貽笑大方。

Mr.Chow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