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HAKE UP 識噏

社評練習題﹕賑災分緩急 捐助再改革

捐錢先愛國?身份認同你要學

黃毓民-香港人不是盲的!!反對撥款1億!!財委會2013-4-24

王國興-中國與香港血濃於水…中國的貪污問題不是主流。

 

接受我們的問卷調查

互動投票:請大家參加以下的投票活動

【明報專訊】貪污腐敗確可惡 勿因此懲罰災民

四川雅安市7級地震導致重大傷亡,相信大多數國人都想協助受災同胞渡過難關。但是,部分內地慈善組織過去一些不當作為,使人對捐助賑災猶豫,怕捐款賑災成為貪官污吏斂財的溫。不過,由各方湧向災區的民和物資說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心仍然熱熾。國人對濟助災民的體制失去信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現時繞過體制去救濟災民,成本高、效率低,最終受苦的是災民;現在只有期望[1]民政部發揮領導和監督職能,讓民放心捐助,災民切實得益,賑災之後則應徹底檢討並改革現行制度。

這次地震發生不久,中國紅十字會在微博向社會募捐賑災,網民紛紛以「滾」字來回應,反映對該會的憤怒。歷次天災,國人都解囊捐助同胞,但是中國紅十字會是否把資源用在災民身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該會收到各界數以十億元計捐款,但款項去向欠透明,使人質疑箇中是否有人中飽私囊。2011年內地一女子郭美美自稱與中國紅會高層關係密切,在微博炫耀財富,亦使中國紅會的形象受創。

除了中國紅會,過去希望工程、苗圃行動也有與捐款有關的負面消息,累積下來,內地和境外(如香港)對濟助患難的同胞都遲疑起來。另外,官員在賑災、重建款項上下其手也屢見不鮮。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央撥款重建災區,但2009年就揭發多達約240名官員侵吞重建公款。綜合這些經歷,使人對捐助賑災有較大保留。

不過,捐錢意願低迷不等於國人對災民無動於中,大批民攜同物資趕往災區,意圖親自濟助災民。只是地震後災區路甚差,而大批民間隊伍湧到,造成交通擠塞,阻礙正常救援。民的熱心,反而成為救災阻力,是很大的諷刺。

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門不要自行派人前往災區支援,又提倡「社會捐助以資金」為主,並承諾「加強救災捐贈數據統計和上報工作,定期在門戶網站公布同級公益慈善組織的數據報送情」,以消國人對慈善組織的質疑。情勢危急,只能倚靠現行慈善體制來幫助地震災民,期望民政部切實負起監督責任,讓國人安心捐款。

今次民間對捐錢賑災反彈,說明要改革公益慈善組織和體制。當局應研議慈善組織的角色和職能,使它們的帳目經得起國際檢驗,讓國人認同它們是可以付託救急扶危的組織,而非官方的分支機構而已。另外,這次賑災信任危機,實際上也是對貪污腐敗的反彈,公權力受到質疑,說明有必要打擊貪腐和建立廉潔政府。

至於本港,市民歷來對內地天災都熱烈捐獻,但今次氣氛較冷。特首梁振英建議由賑災基金提供1億元賑災,除了部分網民表明反對外,部分立法會議員也對內地的清廉制度無信心,擔心捐款未能用在災民身上。

對內地監管捐款運用無信心可以理解,不過,若因此不捐款賑災,對災民並不公平。2010年青海發生地震,政府亦曾撥款1億元賑災,並指對撥出的款項有嚴格規管和要求,所以,在同胞遇難,力所能及下,這1億元應該要捐出,以體現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今次香港紅十字會等本港[2]非政府組織,據知所收到的捐款也不如以往,情固然與整體氛圍有關。不過,個別非政府組織被指行政費用過高,相信也是市民不再熱中捐款賑災的原因之一。今次事件後,本港非政府組織也面臨內部優化管理的問題;另外,近年市面團體籌款氾濫,挫損了市民的善心,業界應厲行整頓,重燃市民的行善熱情。

——節自《明報》社評,2013.04.23

[1] 民政部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of the PRC)

中國政府轄下的部門,於1978年設立,主要職責包括擬定救災工作政策,組織、協調救災工作;擬定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登記管理和監察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擬定促進慈善事業的政策;擬定城鄉基層群自治建設和社區建設政策等。

[2] 非政府組織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香港非政府組織多為非牟利,成立目的多樣化,涵蓋本地或國際議題,例如人道支援、環保、協助少數族裔等,有些非政府組織更可謂是人權、環境等議題的重要消息來源。非政府機構的財政來源可以是私人捐獻、國際組織捐助、政府資助等。

————————————————————————————————–


#
香港紅十字會三天為雅安地震只籌得500萬,五年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三天就有5600萬。

[文滙報社評]反對派拉布阻撓向地震災區捐款用心惡毒2013年4月24日

    現在各國政府都對中國的災民伸出了援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都沒有像香港的反對派那樣,背叛人類的良知,咒罵和損害受災同胞的生存權利和尊嚴,從來沒有阻攔賑災撥款,更加沒有以各種奇怪的理由出手阻攔市民捐款。反對派在災害中不斷咒罵自己的祖國,咒罵自己的政府,他們其實就是浮士德,早已經向外國人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財委會的討論,市民將會看到反對派政客對自己骨肉同胞幸災樂禍,看到他們冷血踐踏受災同胞的生存權利和獲得救濟的權利,他們是踐踏人權的急先鋒。

行政長官梁振英建議向四川地震災區捐出一億元,賑濟災民,立即遭到了反對派的反對。立法會未曾討論,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已經說,對「捐款賑災感到非常突然」,「網上有很多意見,說擔心落在貪官之手」。這段表白,說明了她偏頗的態度。人民力量陳偉業更加說「不排除拉布阻賑災撥款投票」。工黨的李卓人也指,捐款賑災不能通過官方機構,只能夠通過非政府機構。反對派的「名嘴」更加說,「政府不應該捐款賑災,只能夠動員富豪和人大代表捐款」,如果政府捐款,就是「添煩添亂」。全國人民現在正忙於救災,香港的反對派卻忙於勸說香港同胞不要捐款救助地震災胞,還把政府的地震捐款政治化,當作狙擊梁振英施政的鬥爭工具。

肆意將捐款政治化喪盡天良

過去,反對派已經採取類似的手法,狙擊長者生活津貼,犧牲弱勢社群的利益。這一次又再反映了他們為了政黨的政治利益,喪盡天良,連救助無家可歸的地震災民的人道主義也拋到九霄雲外了。孟子曰:「人皆有惻隱之心。」這一班政客卻表露出冷血無情的心態,不肯去救助家破人亡、浴血受傷、忍飢受凍的災區同胞。救災如救火,賑災的款項越早到達災民手上,逾百萬災民就早一天減少痛苦。但是,這些沒有人性的政客,卻要玩拉布,讓捐款賑災的善舉無疾而終,某一些人明知這種無情的行為會激起市民不滿,眾怒難犯,於是採取另外一種拖字訣,說要透過賑災基金捐贈給民間的機構,去賑濟災民。然而,賑災基金的批准手續非常繁複,要制定一個非常詳盡的計劃書,有關計劃又要經過和內地政府的商討,然後才可以落實,賑災基金也只能夠做一些一兩百萬元的項目。說到底,反對派仍然採取了制水的政策。他們的底牌是政府不得捐款,不准去救濟災民。

反對派的立場就是反中抗共,不承認中國的政府,凡中必反,連內地受災老百姓得到救援的機會,也要反掉。他們創造了許多奇談怪論,例如「中國非常有錢,香港不應該捐款」。然而,發揚人道主義,尊重生命,這是國際的通義,也是文明社會的表現。美國和日本是非常有錢的國家,但美國新奧爾良發生巨大風災、日本大地震,全世界的政府都立即行動起來,作出捐款。各國應該守望相助,應該友好相處,應該救死扶傷。至於指「不要讓捐款落在貪官的手上」,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會有貪污,日本有,美國有,香港也一樣有,不能因為有少數人貪污腐敗,就完全否定捐款賑災,不做善事。香港政府可以透過有關機構,監督捐款使用和分發,做到帳目公開,做到每一筆款項都有所交代,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發生了車禍,就不再乘搭汽車。

對自己骨肉同胞幸災樂禍
反對派又問為什麼有一些建築物,遇到地震會出現問題?是不是豆腐渣?這種說法以偏概全,整個四川西部,處在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板塊的碰撞非常激烈,如果斷裂的運動和能量在建築物附近發生,就會造成極大的破壞能量,人類的技術仍然沒有達到穩如泰山的水平。日本和台灣的地震,也一樣有大量的建築物和天橋倒塌,難道說,這兩個地方都是豆腐渣工程?在一些反共而且利令智昏的人眼中,中國政府做什麼事情都是壞的,都要非常誇張地進行醜化。日本福島大地震,核電站也破壞了,所有的住宅樓宇也破壞了,天橋和碼頭倒塌了,他們認為非常正常。但是中國如果地震中有建築物倒塌,就是豆腐渣工程,就有貪官污吏,非要把中國政府搞臭不可,非要在地震的災難中,對中國的受災人民進行經濟制裁不可。

例如劉慧卿,她本來就對中國政府極度仇恨,對中國和平收回香港,非常不滿,在中英兩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的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反對,潑婦罵街說戴卓爾夫人「把香港交給了極權政府」。全港市民都認為聯合聲明保障了香港的繁榮穩定,但在劉慧卿的眼中,這是一件邪惡的事情,香港人面臨一場大災難。所以,公眾認為好的和善良的事情,她就認為壞透了,不值得支持。網民有主張捐款的,也有不捐款的,但是劉慧卿早已經有立場了,她就說網民都反對捐款賑災,這就是為我所用。整個反對派集團,已經捆綁起來,反對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反對這兩個文件所制定的選舉制度和原則,全力反對愛國愛港人士執政,企圖另外搞一套,要把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不捐款給中國的政府,不過是要在青年人和廣大市民中,製造反共的情緒,加油點火,積蓄所謂「核元素」,並在立法會中無事生非,製造對抗情緒。

————————————————————————————————–

思考方向 (可選答一項或多項,或自行對港人拒捐的現象作評論。)

(1) 民間對捐錢賑災反彈,這說明內地政府在哪些方面應作出改革?

(2) 你認為香港市民捐錢甚至參與賑災,有多大程度會加強國民身分認同?試就你所知舉例說明。

(3) 對於雅安地震,不少港人不但沒有如四川地震般熱心捐款,更有人發起不捐款運動,這與近年中國矛盾或身份認同有沒有關係? 試說明之。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