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太陽報網站
臨近考試,想跟大家分享答題技巧,在眾多技巧中,駁論可說是最常見的技巧,「你在多大程度題」固然要用上駁論,而「你是否同意題」同樣需要運用駁論,因為通識題目重視呈現多角度思考,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們。
網上版:太陽報網站
臨近考試,想跟大家分享答題技巧,在眾多技巧中,駁論可說是最常見的技巧,「你在多大程度題」固然要用上駁論,而「你是否同意題」同樣需要運用駁論,因為通識題目重視呈現多角度思考,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們。
通識科著重多角度思考,當考生遇到「你在多大程度上」、「是否同意」等題型時,要展示多角度分析及增強所持立場的說服力,駁論是最易掌握和最有力的技巧。很多考生很怕駁論,擔心駁論會否與前文立場相違背,以致自打嘴巴,因此,今次跟大家分享一些駁論的技巧。
進行駁論的「三大步驟」
(一)引用反方論點 >(二)指出反方論點的缺漏 >(三)說明正方的反駁論據
例如: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立法「規管青年人向父母提供財政支援」?
同意 |
不同意 |
1.紓緩政府因人口老化的財政壓力
2.道德沒有刑責,用經濟誘因使子女供養父母 3.香港難行重稅,全民退保尚未實施,立法可促使青年承擔社會責任。 |
1.青年入息偏低,未必有能力。
2.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建基於金錢有違人倫。 3.子女提供財政支援不等於「孝」 |
駁論範例-選跟你立場相反的中一項「駁」,以下駁論選取了「不同意」的第3點。
【駁論常用詞】誠然,有人認為,【步驟一】即使立法規管青年人向父母提供支援,並不能等同盡孝道,【步驟二】因為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孝不單是提供物質生活的支援,更要用心關懷和尊敬父母。【步驟三】不過,生活在物價高企的香港,假如有些人連供養父母的責任也不能肩負,漠視父母生活的實際需要,這是由於違返道德是沒有刑責,【小結】因此,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使傳統孝道得到規範,讓青年能肩負供養父母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