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退聯削弱六四集會的意義

太陽報 2015年6月5日 A16 專欄文章  通識攻略

感謝太陽報讓我撰寫通識專欄,是次分享刊登於太陽報A16版,2015年6月5日

資料來源:太陽報網上版

短評: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由香港其中六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所組成,但在2015年有四間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巿大學)學生會經會員投票後通過退出學聯。學聯是支聯會的創會會員,學聯面對成員退聯,內部不穩,今年更沒有參加支聯會的六四遊行,意味著不少大學生對支聯會產生不滿,不但削弱了六四燭光晚會的承傳意義,更重要是這些年青人有投向激進和本土派之慮。

支聯會每年舉辦的維園晚會,活動焦點鎖住在「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集會人士在維園中高舉燭光、唱歌叫喊,仿佛已成為例行活動。「雨傘運動」與支聯會的運作方式不同,「雨傘運動」由學生和巿民自行參與,沒有嚴密的組織,與巿民在街頭露宿與黑社會和警察相比,支聯會的六四晚會便顯得靜態,部份巿民,特別是八、九十後會質疑支聯會舉辦六四晚會的作用。

巿民對六四燭光晚會熱情冷卻,意味國民身份認同感下降。國民身份認同不等於認同政權,過往巿民參與六四紀念活動,即使對中國政府有負面印象,但對爭取民主的中國同胞仍有傷痛之情,即使對中國政府不滿,仍對國家改變存有寄望。可是,近年香港面對雙非嬰兒、水貨客、食物安全問題等,不少巿民對中國的印象已轉壞,加上不滿政府處理對普選的諮詢手段,部份巿民的本土意識提高,對香港人的身份和權利更為重視。因此,巿民對六四燭光晚會熱情冷卻,可說是對國民身份認同感下降的指標。

本土派強調集會並非悼念六四,而是以反共、守護本土及爭取真普選為目標。過往集會期間焚燒共產黨黨旗,強調中國與香港不應融合。香港人大多注視安穩的生活,對政治活動的敏感度大多不高,但政府近年表現不理想,本土派調捍衛香港利益,如近期的「反水貨運動」、「懷仔居港事件」,本土派的激進表現獲得部份巿民認同,認為能保障香港人的權益。本土派於六四另行舉辦活動,不但削弱了支聯會的聲勢,更聚集了一群認同本土高於中港融合的巿民,短期來說會引發更多的官民衝突,長遠來說,會對香港政治威信有負面影響,促使中央政府加緊對香港的控制,不利一國兩制的施行。

法治與包容-肖友懷(懷仔)事

ehejfmo

近日,社會對一名偷渡,報稱12歲,並聲稱藏匿於香港九年的男性肖友懷(懷仔)議論紛紛,究竟懷仔是何許人也?

懷仔順利邨遇上街童(足本)-內含粗口

肖友懷,報稱12歲,內地居民,3歲時借用他人雙程證來港,聲稱非法居留九年,一直沒有入學,懷仔外婆因早前外籍少女墮樓事件,擔心死後無人照顧外孫故選擇投案。懷仔隨即獲發行街紙,表示出於人道理由容許持有人暫時逾期逗留香港。但懷仔外婆則被控以「教唆他人違反逗留條件」被捕保釋,不排除因懷仔虛假身份申請雙程證再增加控罪。

相關短片:

特首梁振英昨日批評,示威者到曾為懷仔進行能力評估測試的小學抗議,是破壞社會秩序。他又質疑,若「懷仔」並非來自內地,激進人士會否使用相同衝擊手法,表達不滿。

青年新政發言人梁頌恆表示香港身份證不是捉迷藏的遊戲獎品,入境處應為香港人盡好把關的責任不應隨便派下身份證。他反問難道只要偷渡來港便可取得香港身份。再者無人能證實肖友懷確實在港逗留九年,即使在港匿藏九年亦不應獲得優待,要求政府按律嚴正處理。

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表示自莊豐源案後香港單非、雙非問題已十分嚴峻,若肖友懷先例一開為香港增加三非童留港先例,後果不堪設想。何況香港納稅人自己仔女都未必能顧及,不應用納稅人的金錢供養外人。

相關文章:

不要向弱者抽刃 區家麟

勿向弱者抽刀,那誰是強者 林夕

思考:

1.肖友懷的身份是非法入境者,按照法律理應遣返內地,但回到中國則沒有家人照顧,在法律與人情之間如何取捨? 或有平衡的方法嗎?

2.假如懷仔成功取得居港權,對香港的法治和社會承載力有何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