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嬰兒”即父母均不是香港人,但基本法列明凡在本港出生人士均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因此,不少內地人士基於不同原因(詳情稍後分享)來港產子,致香港公營、私營醫療均受衝擊。
———————————————————————————————————-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原因:
內地孕婦認為本港的教育、醫療、法制等較內地佳,子女在港出生能獲取居港權,可享受較佳的生活素質。
- 醫療方面:本港醫療服務及衛生水平遠勝內地,本地嬰兒夭折率更是全球最低的地方,成為信心保證,因此內地孕婦爭相來港產子。
- 教育方面:本港居民可享十二年免費教育,並著重英語教育,與國際接軌;本港學童在內地升學可享有免試待遇,以港人身份易入內地名牌大學。
- 法制方面:本港擁有較完善及獨立的司法體制,亦有較嚴謹的法律援助及上訴機制,法治社會為內地父母帶來安全感﹐,認為子女在港居住可得到人身安全保障。
- 出入境方面:持有香港特區護照,無論在出國、升學或移民的限制均較內地少,因此不少內地孕婦為了子女能獲取港人身份而來港生育。
- 逃避內地一孩政策的處分:內地推行一孩政策,超生子女會受到巨額罰款和子女沒有戶籍的處分,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其子女可獲港人身份,逃避違反一孩政策的處分。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雙非」孕婦來港與本地孕婦爭牀位、打針位及學位,觸動港人神經。特首曾蔭權昨日表明,政府會推四招打擊「雙非」孕婦闖關,包括與內地聯手打擊中介公司和跨境車輛、加強截查非本地孕婦過境、取締無牌旅館及檢討非本地孕婦在急症室分娩的收費。曾蔭權又重申會確保香港孕婦和本地嬰兒獲得優先和優質的照顧,強調已將問題向中央反映,並加強與內地部門的合作。
特首曾蔭權昨日出席答問大會,說到「雙非」為香港帶來的問題。他表示,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數字上升,連帶增加了母嬰健康院的服務壓力,為了打擊內地孕婦衝閘,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急增,為香港醫療服務帶來壓力的問題。
取締無牌旅館加分娩費
針對內地孕婦「衝關」到急症室產子,特區政府會推出四招打擊︰
一、會與內地政府合作,打擊協助運送「衝關」的中介公司和跨境車輛,以及遏止被遣返孕婦再冒險闖關入境。
二、加強截查非本地孕婦,增加醫護人手配套,盡快遣返「衝關」孕婦返內地。
三、加強打擊非法經營旅館,包括由民政事務總署,與物業管理公司、地產代理監管局等緊密聯繫,積極「放蛇」;房屋署亦會加強巡查和宣傳,防止公屋被非法使用。政府亦鼓勵市民舉報懷疑違規個案。
四、醫管局會檢討非本地孕婦在急症室分娩的收費。
分流跨境童 擴充健康院
至於預約來港分娩的內地孕婦,政府在去年中已加強實施配額制,公營醫院今年只有三千四百個內地孕婦產子名額,私家醫院也只能接收約三萬一千個孕婦,較一○年有四萬三千個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減少了兩成。曾蔭權強調,政府仔細檢討明年配額,確保本地孕婦不受影響。
針對學額及母嬰健康服務,曾蔭權指新界北區有些幼稚園和小學學額緊張,會與教育局探討分流跨境學童,平衡各區學位的供求,政府也會擴充粉嶺母嬰健康院。
公民黨吳靄儀質疑,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字飆升源於自由行,她要求曾蔭權向中央提出,暫停審批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以及表明孕婦回內地後會受罰。民建聯陳克建則要求政府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歸入「粵港聯席會議」跟進,但曾蔭權指,已把問題提升到國家領導人層次,而針對「雙非」孕婦來港的行政措施,「具體政策一定要跟中央商討。」
議員批評治標不治本
有議員批評建議的措施是治標不治本,但曾蔭權就重申措施是治本和有效的:「因為不准她們入來(香港)已是治本,入到來,限制限額的方法,所做的方法已是治本,當然我和中央提及過亦會繼續跟進。」
工黨李卓人透露,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向他指,政府不容許醫管局把「單非」及「雙非」孕婦分類,只能一刀切讓內地孕婦爭用三千四百個公營醫院名額,要求政府分隊,讓「單非」優先使用公營牀位。曾稱這建議「不是沒有道理」,願意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