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應否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特首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強調關懷長者是每個家庭的責任。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作為治港方針之一。老有所養對社會的穩定起重大的成用,也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所謂「百行以孝為先」,傳統中國社會對「孝」十分重視, 不但重視「慎終追遠」,更期望「養兒防老」,所以孝是維擊家族本位的重要元素。

隨著西方平權思想傳入,經濟模式的轉變,傳統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變得鬆散,加上個人主義抬頭,以及西方福利主義興起,香港部份長者沒有受到子女供養,有人建議政府應倣效其他國家立法規管子女應供養父母。

其他國家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的情況:

新加坡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情況

  • 新加坡於1995年通過《贍養父母法令》,確保無法自給自足的60歲或以上市民可向子女索取供養費,成為全球首個為此立法的國家。
  • 新加坡政府在1994年就制定了《贍養父母法》,並在1995年11月正式實行。在此法令下,孩子若拒絕贍養或贊助其年邁、貧窮雙親,雙親就可以向法院起訴不孝子。被告一旦入罪,法院將判決罰款被告一萬新元或判處一年的有期徒刑
  • 為孝道立法的國家是新加坡,孝順行為可從經濟支援的方式反映,新加坡的《父母贍養法》強制子女必須供養父母,有需要的父母有權向法院申請,指定子女奉上生活費,違者是刑事罪。

國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情況

延伸閱讀:

整體制度滯後 空談計劃無用——貧窮長者面對的限制

爽通識:應否立法規定青年人供養父母?-指出支持理據薄弱

頭條日報-強制性孝順?

—————————————————————————————————————————

討論議題:香港政府應否立法規管子女供養父母。

  • 個人資料:班號、班號、名 (如5A28Peter),約200字
  • 你的立場
  • 支持或反對理由

母乳餵哺

概念詞:規管奶粉廣告、立例保障哺乳媽媽的權益、立例規劃空間及設施、公民教育、

增加社商企對在職哺乳婦女支援、傳統觀念

影響目前香港母乳餵哺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理想的兩個因素:

  • 「權威」廣告無王管:奶粉的銷售及宣傳在本港不受法律嚴厲監管; 政府未有針對的措施或政策 規管。本港的配方奶粉廣告經常使用帶有「權威」的廣告策略,向大眾推 銷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以及對嬰兒大腦及身體健康的發展的好處,令 對母乳餵哺認知不足的大眾在潛移默化下認為配方奶粉的營養、對嬰兒 的影響和母乳並無差別,甚至勝於母乳,選擇配方奶粉餵哺嬰兒。

 

  • 公民教育不足:母乳餵哺在港不普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公民教育不 足,市民對母乳餵哺的接受度不高,中國傳統思想對性有所忌諱,連帶性徵的乳房也被冠上與色情有關,甚至注目授乳者乳房,不尊重授乳者,而有食肆為求不惹麻煩,會要求授乳者到洗手間授乳,使授乳者感到受辱。

 

  • 社商企對在職哺乳婦女支援少:政府並無積極實行母乳餵哺友善政策。 在本港,在職婦女的產假通常是建議的生產 前 4星期及生產後 6星期,加起來共為約兩 個月,但在生產後的一個多月後,不少母親 已重返工作崗位。縱然有些母親希望在重返工作後繼續以 母乳餵哺,但香港並無法例可保障授乳者認為自己在身體與時間狀況合適的情況下,於工作時間為自己的嬰兒儲存人奶,辦公的地方也大多數沒有設置育嬰室,在職母親因此可能要在廁所儲存母乳。

同意立法能有效改善婦女餵哺母乳的權益

  1. 加強對奶粉廣告的規管

政府推廣母乳餵哺的力度不足,未有制訂政策配合,而坊間卻充斥大量奶粉廣告,推銷奶粉時更加入大量權威字眼。其實母乳的營養對嬰兒較好,但不認識母乳成分的市民,接收如此失衡的資訊時,會以為奶粉的營養和功效比母乳更好。

 

  1. 建議立法規管育嬰室的設計和配備

不少鄰近地區的政府都對育嬰室的規管有一定的政策,目的是鼓勵市民餵哺母乳,一般都是規定在鐵路沿站須設 有哺乳室;在商場的面積達到某個面積時,便須設置哺乳室,好讓母親有足夠的私人空間進行母乳餵哺,不受人打擾。

  1. 立法保障哺乳媽媽的權益

香港缺乏法例保障哺乳媽媽的權益,媽媽在外哺乳往往受到騷擾甚至歧視。

不同意 立法能有效改善婦女餵哺母乳的權益

  1. 增加對餵哺母乳的女性的支援
  • 香港對選擇餵哺母乳的女性支援不足,本港婦女的產假較其他地區為短,假期只有約兩個多月,初生嬰兒需要頻密的餵哺,但初產母卻需於產後六周重返職場,無法繼續貼身照顧和餵哺嬰孩。
  • 即使初產母希望復工後繼續餵哺母乳,但職場上亦欠奉支援,香港法例並無保障母親可於工作時間「泵」奶,令母親感受壓力和尷尬,不少媽媽要躲於廁所預備母乳,更因餵哺母乳,而受到僱主施壓。

 

  1. 提升硬件配套
  • 商場設計把育嬰室設於女廁內,令人質疑為何嬰兒要在廁所內進食。
  • 有人提出在本港所有的公共空間如體育館,公共運輸系統都應該設立育嬰間,讓母親可以隨時隨地因應嬰兒需要作出餵哺。

 

  1. 加強教育

母乳餵哺在港不普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公民教育不足,市民對母乳餵哺的接受度不高,不尊重授乳者。 有不少母親表示與嬰兒外遊時,因為該地沒有育嬰室,所以被逼在公眾地方餵哺,但不少人會以有色眼鏡或好奇的目光看待,甚至做出讓授乳人不舒服的不 文明行為,令授乳母親感到羞辱或尷尬,在育嬰設施不足的情況下,只好放棄母乳餵,轉用配方奶粉。 有見及此,政府應加強對女性餵哺母乳的支援及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