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問題

概念詞:黑心食品、企業良心、食品安全、貪污問題、食品安全法、社會責任、

消費者意識、國際形象、國際合作、消費模式、官商勾結、檢測制度

解決中國食物安全問題的建議 [重要*****]

完整的建議題:在每點提出問題的成因>再提出解決方法>預期建議的成效> 預計遇到困難及解決方法。  以下是簡述解決方法。

[成立專責部門]

首先,中國政府應改善檢驗中國食品的措施,以防止商人出售黑心食品。過往中國有不同的部門負責食物安全,相關法律條文亦不少,但欠缺專責部門統籌,以致執法不一。中國政府在2013年成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簡稱食藥監局),專門檢驗中國生產的食品。他們不但檢驗食品的製造成份及食材來源,確保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加入一些危害健康的材料,而食品公司應在食物列明詳細資料,即使日後出現黑心食品問題,專責部門可找出問題的根源。透過加強專責部門的職權,相信有助檢察中國食物安全的情況,有助改善中國食物安全問題。

[提高罰則]

其次﹐中國政府應加強對黑心食品商的懲罰,以阻嚇商人製造黑心食品。現時,中國政府對於黑心品商的懲罰不重,難以阻嚇商人製造黑心食品,所以中國食物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政府。現行《食品安全法》無論是與國外比較,還是從現實治理效果看,皆出現違法罰則過低、威攝力不足的問題。政府應加強修訂法案,針對違規的不法商人,增加罰款,吊銷證照和延長監禁年期,藉著懲罰降低對生產黑心食品的經濟誘因,有助改善中國食物安全問題。

[加強教育]

此外,消費者對於黑心食品的禍害未有認識,政府須透過教育民眾,提升他們的保護意識。巿場上有很多黑心食品的質量或安全水平欠缺監管,加上無論是食物供應或食肆的競爭很大,不法商人為了賺取利潤往往生產或購買黑心食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消費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例如鑒別假冒偽劣產品的知識,購買有信譽的食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改變過去只重價格不重品質的消費觀念,這樣有助改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加強傳媒監察]

再者,政府應鼓勵媒體監察食品安全。由於食品生產涉及多環節,食品安全管制涉及多部門,如果只靠政府部門的監督和管制,往往無暇顧及,因此作為媒體應該充分發揮其資訊傳播者的角色。一方面要加強對非法生產商,不合格產品的披露;另一方面要加強公眾健康知識的普及,引導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應選擇正規的經營單位和有正規標識的商品,推廣安全健康消費。同時,還要引導公眾的道德意識,在宣傳途徑上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有關部門的工作進行積極的配合。透過媒體監察,有助國民認識黑心食品的情況,從而提升中國食品安全。

[完善檢測技術]

中國現時出現不同的黑心食品仿真度高,不能單靠目測檢驗。 中國不少黑心食物如奶粉、雞蛋、米等,都是中國人日常食物用,黑心食品滲透率極高,但不易辦識。面對黑心食物問題,食品安全檢驗十分重要。不過目前有些檢測方法非常精細且花費很高,且需要熟練的專業人員,我國尚缺乏快速準確鑒定食源性危害因數的技術和能力,因此研究開發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與相關設備顯得尤為迫切。例如,改進檢測方法,改善食品檢驗實驗室的設備,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加快食物安全檢測等,完善檢測技術能有助中國政府監檢食物安全。

 

中國有害食品的影響

黑心食品問題引起中港矛盾

由於內地人來港重點搶購的是日用品,但日用品的銷售對象原本是普羅市民,當有外地人來搶購,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因此當港人生活必需品被搶,就會群起攻擊內地人。此外,中港矛盾的原因複雜,黑心食品引起的內地人搶港貨潮,只是其中一個供港人宣洩對內地人不滿的議題。

 

內地黑心食品問題分別對內地及港人的身份認同的影響

港人方面,這會加深港人的身份認同,因為這代表香港商品有質素保證;內地人方面,由於不少內地大城市日漸發達,例如上海及北京等,他們不會放棄中國人身份,但又明白內地法治、新聞自由、食品安全及醫療都不及外地,因此會出現中國人身份認同的矛盾,最終,不少人會在中國賺錢,但出外花錢的現象,甚至希望出外地醫院生兒女,務求享受外地的優越生活。

 

內地黑心食品對內地人民生活有何影響

這對民眾的健康帶來嚴重禍害,生產黑心食品商人為謀取暴利,就在食品加入不能食用的化學物,以取代需要成本購買的可食用物質,完全沒有考慮民眾進食後的傷害,罔顧人命。

 

  • 嚴重打擊中國食品製造業的發展
  • 嚴重打擊中國食品製造業的發展
  • 損害中國形象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