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線

通識教學策略﹕角色扮演

單元﹕今日香港

課題﹕「沙中線發展比宋井保育更重要」

年級﹕中四及中五

學習目標﹕將「社會發展」及「文物保育」並列,要求同學比較重要性。「社會發展」的例子以沙中線

的動工,「文物保育」則為宋井遺蹟。比較時應考慮不同持份者的立場及價值觀,並進行討

論。

教學安排﹕

  1. 教師將全班分成四人小組,每位學生可用抽籤方法,決定扮演以下一個角色﹕

(a) 政府代表

(b) 港鐵代表

(c) 區議會代表

(d) 民間團體

(e) 考古專家

(f) 馬頭圍道商戶

  1. 每組獲派發相關持份者資料(A-F其中一份),供學生參考。
  2. 指示學生詳細閱讀資料後,模擬開會的情況,各同學按自己所代表的持份者身份,自由設計對白,

表達對「沙中線發展比宋井保育更重要」的立場及理據。限時15分鐘。

  1. 安排各組學生進行一次城市論壇式的討論,由老師主持,讓不同持份者發言,回應他人的意見,每

組約3分鐘。

  1. 為了鼓勵所有同學細心聆聽其他組的發言,老師著同學將重點寫在工作紙上,並鼓勵同學提出理據

及持份者的價值觀。

  1. 所有組別發言後,老師給予回饋,並著學生回家完成課業﹕「社會發展比文物保育更重要」,你在

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學生參考資料﹕

資料A   政府代表

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發現宋井引起社會關注,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待考古工作九月完成後,便會訂定合適的保育方案,屆時將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又謂完成考古工作的地盤應復工,不應「無無謂謂」拖慢工程,當局重視考古,也要顧及沙中線進度。

陳茂波又表示,沙中線土瓜灣站有三個考古工地,在東面第一個工地內發現的宋代石井,文物價值非常高,政府決定原址保留;而在土瓜灣站西面的第二個考古區,發現另一宋代石井及其他殘存石構建築。至於第三個工地正進行考古發掘,在未完成考古工作的工程範圍,所有港鐵工程已停工,出土文物亦會受到妥善保護,大家可以放心,並已指示古物古蹟辦事處按現行通報機制,每月向他及古諮會匯報發掘進展,並按需要加密匯報。(東方日報,18/5/2014)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沙中線)王偉光指出,現時古井發現處是隧道鑽挖機豎井位置,如豎井工程未能依時進行,工程將嚴重延誤,屆時或會被承辦商追討,估計每日損失公帑達7位數字。(文匯報,29/5/2014)

資料B  港鐵代表

港鐵沙中綫總經理黃唯銘指出,沙中綫工程受土瓜灣站發現古蹟影響,工程最少延誤5個月,他又表示鐵路設計不能「話改就改」,而是經年的研究,土瓜灣站不能搬,涉及重新設計、環評、刊憲等問題,只能想辦法解決,但要待政府確立古蹟的保育方案才能決定,而有關決定不但影響土瓜灣站的設計,更直接影響沙中綫能否可以如期完工。

除了古蹟影響外,工人不足亦是導致工程延誤的原因,黃唯銘表示,沙中綫將於2015年進入土木工程高峰期,但隧道工人嚴重不足,當中包括鑽挖機組裝、維修、操作的專業技術員,以及基層水電工。2018年如期完工的「主觀願望」掣肘重重,最終會否考慮效法西港島綫般建議「飛站通車」,他表示:「迫於無奈的話,要看政府意願!」(東方日報,11/6/2014)

資料C   區議會代表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保存古蹟爭議不休,多名九龍城區議員到現場考察,區議員兼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直斥要盡快清掃古蹟,批評「碎瓦」毫無保育價值,不應為考古再拖延沙中線工程,更鬧爆同行區議員撐保育無理,明言有權發表意見,不怕選票流失。(東方日報,11/6/2014)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沙中線工作小組主席張仁康認為,沙中線古蹟原址保育有難度,擔心工程再次拖延,影響市民生活及交通,而大部分區議員及居民冀港鐵如期完成第三期考古工作,盡快得出處理方案及展開工程。(東方日報,11/6/2014)

資料D   民間團體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認為,港府容許港鐵在曾發現文物的兩個工地復工,已等同放棄全面原址保留古物及遺址,違背保育原則,政府根本沒有做好保育。(太陽報,26/5/2014)

香港考古學會會員吳永輝亦認為本港考古工作不達國際標準,又指是次考古工地包括了昔日海面位置,該處歷史不長,根本毋須進行考古,直指當局浪費資源和金錢。他建議港鐵可考慮在車站地面設車站博物館保育文物,地底才設路軌,可避免文物受鐵路影響。(太陽報,26/5/2014)

捍衛宋朝遺址行動組,代表丁卓藍指政府公布的土瓜灣站考古中期報告欠缺多項中國考古工作守則的基本元素,包括剖面圖、土色描述、古蹟分布圖及地層分布圖等,認為若以此報告判斷工程是否恢復實屬荒謬,「究竟係冇公布定冇做到?古蹟辦係咪夠專業去監管考古工作?」(太陽報,26/5/2014)

資料E    考古專家

港鐵委託的顧問公司內地考古學家,北大教授秦大樹形容香港今次發現的遺跡規模相當罕見,「這是一個很大的民居遺址,出土的文物也包括很多南宋時代的瓷器,藝術已經很成熟。香港同類的發現並不多,對香港歷史認知非常重要,相當值得保護。」他又補充,由於考古發掘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很難全面保護,最好在車站或附近覓地興建博物館保護文物。(AM730,23/5/2014)

中大歷史系教授鄧聰、兼任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古蹟辦成員大多屬公務員性質,不是專業的考古學者,難免以行外人的角度評價及處理古蹟遺物,所以古蹟辦的辦事方針並非為學術研究方向,以致出現偏重地上文物,輕視地下古蹟的現象。鄧教授指,大家不能怪責政府,因考古研究非香港傳統文化,本港所有大學的本科課程仍沒有考古學系,試問香港市場哪會有本地考古人才?所以政府根本不知應保育甚麼古蹟,及如何採取最適當的保育方式。(新報,18/5/2014)

資料F     馬頭圍道商戶

沙中線土瓜灣站路段持續發現大批文物,又擴大考古範圍,港鐵承認工程因而受阻,未知能否如期於2018年竣工。竣工無期,「重災區」馬頭圍道地盤一帶的商戶結業潮擴散,商戶「雞飛狗走」,「吉舖」數目多達5成,仍死守的商戶,日日受封路、噪音及空氣污染影響,部分生意大跌5成。

售賣點心的食肆負責人張先生表示間舖開業咗2年,以前每月生意額可以到30、40萬蚊,但港鐵工程開始後,急跌到10萬蚊左右,扣除營運成本,每個月蝕10幾萬蚊,根本做唔住。」他指現時唯有暫停營業,但每月仍蝕約4萬元租值。

水餃麵店店主關先生表示,開業20年,對面是港鐵地盤,因工程令他損失5成生意。「我呢個本來係旺舖,喺正十字路口,對住馬路同巴士站,人流好旺。但港鐵封路進行工程,令大量顧客流失,午飯時段亦只得有幾個客幫襯。」(東方日報,3/5/2014)

課題﹕「沙中線發展比宋井保育更重要」

角色 立場 理據 範疇 重視價值觀
1. 政府代表
2. 港鐵代表
3. 區議會代表
4. 民間團體
5. 考古專家
6. 馬頭圍道商戶

參考答案

課題﹕「沙中線發展比宋井保育更重要」

角色 立場 理據 範疇 重視價值觀
1. 政府代表

陳茂波

(發展局局長及古物事務監督)

王偉光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

支持 Ø   重視考古,但要顧及沙中線進度。已著古物古蹟辦事處按現行通報機制,每月向他及古諮會匯報發掘進展,並按需要加密匯報。

Ø   由於鐵路由政府出資興建,若工程延誤,屆時或會被承辦商追討,估計每日損失公帑達7位數字,大幅損害社會整體利益

Ø   沙中線建設能大幅節省交通時間,有利香港長遠發展增加國際競爭力

經濟發展 ²  經濟長遠發展

²  香港競爭力

²  社會整體利益

²  公帑合理運用

2. 港鐵代表

黃唯銘

(港鐵沙中綫總經理)

支持 Ø   鐵路工程設計複雜,亦不能搬站,保育項目涉及重新設計、環評、刊憲等問題,將直接推後沙中線落成日期

Ø   明年港鐵工程將進入高峰期,隧道工人嚴重不足

經濟發展 ²  建設造價成本

²  施工難度

²  完工日期

3. 區議會代表

鄭利明

(九龍城區議員)

張仁康

(關注沙中線工作小組主席)

支持 Ø   要求工程盡快施工,發現的古物根本不值保留

Ø   擔心工程再次拖延,影響市民生活及交通

社會民生 ²  社區經濟

²  當區居民的生活質素

4. 民間團體

黎廣德(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吳永輝(香港考古學會會員)

丁卓藍(捍衛宋朝遺址行動組代表)

反對 Ø   沒有可能一邊考古,一邊施工,要全面去看整個古蹟群

Ø   本港考古工作不達國際標準

Ø   政府欠缺完善機制,以致應變混亂

社會發展 ²  市民的保育意識

²  保育政策執行過程的透明度

5. 考古專家

秦大樹(北大教授)

鄧聰(中大歷史系教授、兼任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反對 Ø   香港同類的古蹟群發現並不多,對香港歷史認知非常重要,具保育價值

Ø   香港缺乏考古專業人才

Ø   古蹟辦成員大多屬公務員性質,不是專業的考古學者

社會發展 ²  有助重塑香港的社會歷史

²  加強社會的凝聚力

²  考古專業培訓

6. 馬頭圍道商戶

張先生(售賣點心的食肆負責人)

關先生(水餃麵店店主)

反對 Ø   因為工程影響,商戶生意大受影響,面臨結業潮 經濟收益 ²  經濟收入

²  生活素質

同意「社會發展比文物保育更重要」:

.社會發展利港長遠發展:社會整體利益而言,沙中線建設能大幅節省交通時間,為社會節省更多時間成本;長遠發展角度而言,社會發展屬當務之急。

.社會發展利港整體利益:若為保留文物古蹟而令土瓜灣站重新選址,將大增經濟成本,而且由於鐵路由政府出資興建,即運用大量公帑,大幅損害社會整體利益。

不同意「社會發展比文物保育更重要」:

.助重塑社會歷史:不少文物有深遠意義,能更立體全面了解香港歷史,證明香港巿區不單是殖民地後開拓的小漁港,而是早在宋元已有頻繁貿易活動的地方,令港人對自己居住的土地有更深入認識,加強社會凝聚力。

.更符合國際做法:現時國際社會對文物保育有明確指引,中國2000年亦已實施《中國文物古蹟保護準則》,說明「文物古蹟應得到合理的利用,但不應為當前利用的需要,而損害文物古蹟的價值」,故即使面對社會發展,文物保育仍更重要。

在〈沙中線〉中有 1 則留言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