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監控

下載完整筆記:PDF檔筆記

相關概念

網上社群   犯罪行為  
言論自由   規管   資訊保安
image

2012年中國人大通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規定網絡服務者對用戶實行「後台身份管理」(即註冊時要實名,討論時可匿名。)

凈網行動VS打擊網絡謠言

香港時事評論員潘小濤

l   當局擔心網絡名人影響力大,又多是支持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觀。

l   如2013年因嫖娼被捕的美籍「微博大V」薛蠻子,他曾提倡憲政,粉絲逾1200萬,是官方《人民日報》發行的五六倍。

 

網絡發展一日千里:

利:通過社交平台、討論區、手機程式發佈消息,手機程式發佈消息,傳播速度快,範圍廣。

弊:網上言論匿名性高,有免責的錯覺;未經證實或惡作劇等信息廣播,影響深遠。

 

網絡言論的產生和影響:

  • 謠言-例子:日本福島核災難,中國、香港人「盲搶鹽抗副射」。
  • 煽動性言論:英國倫敦騷亂

 

香港及其他國家的通訊法案:

在香港網言是須負責任-

l   現時適用於網上言論的法例包括《誹謗條例》、《簡易程序治罪條例》、《刑事罪行條例》、《公安條例》。

l   需另行立法規管網絡言論?

支持-網上服務供應商聯盟認為,立法更能保障網民言論自由。

反對-網民憂影響網上言論自由。

 

英國《惡意通訊法》爭議-

l   易墮法網,憂損言論自由。

l   法官提出提高檢控門檻,但網民擔心助長網上欺凌。

 

中國推行立法監管網絡言論與爭議:

網絡用戶身份實名制

爭議:制止網絡造謠VS打壓民眾監督政府

中國淨網行動:微博大V呼籲憲政的意見領袖被捕,政府被質疑打壓言論自由。

司法解釋:明確列出犯罪標準,民間憂公安濫權。

重點資訊:

  •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
  • 2013年,習近平發表「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 2013年中國微博用註冊用戶達5億。
  • 大V,又稱網路大V、微博大V,指的是身份獲認證的微博意見領袖。大V主要是一些學者、名人、明星等,由於粉絲數量較多,在微博上具有一定影響力。
  • 據統計,目前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1.9萬個,百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3300個,千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200個。
  •  2014年,習近平親任互聯網安全小組組長

 

思考:

  •  中國互聯網使用者人數達全國人四成,互聯網的特性是資訊流動快速、廣泛,同時不用經電台、報章等傳統媒體,政府難以全面控制言論。
  • 不少網民習慣透過互聯網監察中國政府或揭發社會不公義的事,民間的維權運動,大多依賴網絡力量,一些網絡大V的言論可影響千萬人,比傳統媒體更有影響力。
  • 在三中全會制定方向,再由國家主席親任組長,可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監控互聯網的工作。

 

 

  1. 「網絡審查監控」的執行,難免引起不少市民擔心,反對理由:
  2. 侵犯市民私隱:政府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監控與竊取其電子郵件與信息通話內容,嚴重侵犯市民私隱。

 

  1. 剝削公民權利:網絡審查監控旨在審查網絡活動或網站內容,以限制網民言行。如某政府限制網絡的資訊流通、限制言論及新聞自由,均在剝削公民追求自由的權利,有違普世價值。

 

  1. 恐淪為政治工具:一些政府往往以「網絡審查監控」為由,限制網絡言論自由,以箝制思想。更甚的是,藉此作為打壓異見人士,以言入罪,營造白色恐怖的政治工具。

 

A.「落實資料1的《網絡信息保護法》對內地政府管治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同意:

  1. 有助打擊不法之徒利用網絡進行犯罪活動-網上詐騙
  2. 控制一些網絡上過激的言論,避免它引發社會抗爭活動:反日言論可能引發民間示威和大規模集會。

 

駁論:落實《網絡法》的真正目的是扼殺網絡言論自由,不利內地發展民主和維護人民的權益,長遠來說,一個不透明的政府將失去管治威信。

回應駁論:

  • 中國政府已經致力打擊貪腐問題,部分政府改革派人士也逐步推動民主。如果任由有關政府負面的資訊充斥媒體,可能會適得其反,令共產黨內的強硬派抬頭,窒礙政府改革;
  • 加強反對聲音的監控,在短期內可以鞏固政府管治,減少在媒體中不利於政府的資訊,有利政府保持有效的管治。

 

不同意:

  1. 將窒礙民眾透過網絡表達他們各種,包括民主、法治和維權的訴求。
  2. 不利市民揭露貪腐官員的劣行:市民批評官員的聲音被打壓,將縱容官員我行我素。

駁論:雖然《網絡法》可以有助打擊不法之徒利用網絡進行犯罪活動,增加使用網絡的安全,而且,法例控制一些網絡上過激的言論,避免它引發社會抗爭活動。

回應駁論:可是,長遠來說,如果內地政府不能解決官員貪腐問題,將爆發更大的抗爭活動,導致社會更動蕩。

B.互聯網越趨普及對推動內地民主發展及維權運動有哪些影響?試加以討論。(10分)

在互聯網越趨普及下,內地人民更容易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對推動內地民主發展及維權運動帶來正面的影響。

  1. 普世價值的傳播
  2. 揭露社會不公及貪腐問題
  3. 組織民運及維權活動

在〈中國網絡監控〉中有 4 則留言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