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熱

現代中國: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的分類及定義

文化遺產:有形的文化遺產,即歷史建築和歷史文物等,例如中國長城、故宮、曲阜的孔廟、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頤和園、雲岡石窟等。

自然遺產:具有明顯特色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如中國丹霞地貌、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山、泰山等。

文化及自然綜合遺產:同時兼備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格,如泰山、黃山等。

 

申遺帶來的問題

地方政府屢屢將世界文化遺產當成「搖錢樹」,而這些寶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可能面臨過度的旅遊資源開發,導致景區不堪重負。

 地方政府將申遺與經濟發展掛勾,使景點的門票價格也提高。黃山:2005年80元錢漲到130元錢,2009年調整到230元﹔福建南靖土樓:2009年50元漲至100元。

 

評論式題目:你認為中國應否將更多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申請成為世界遺產?

1.立場清晰:

並非所有題目都可以用大/小程度,或部份贊同的方法作答,例如這題問應否申請世界遺產,立場只能是申請或不申請,需清晰明白。

 2.論點清晰:

假設你認為應該申請世界遺產,必須羅列申請遺產的好處以作支持,論點必須清晰明白,並能以一句總括論點作為段頭中心句。

 3.多角度思考:

凡是需要給予清晰立場的題目,想奪取高分者必須同時指出不同意見者的觀點,並作出有力反駁增加說服力。

 

答案示範(立場:應該申請世界遺產)

好處:帶來龐大經濟收益

中國地方官員希望通過申請世界遺產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景點被列為世界遺產,更多遊客會因為這國際性的認可而前往參觀,不但增加景點的門票收入,甚至當地的交通、飲食、零售、酒店行業都會因此被帶動,例如1997年位於山西省的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門票收入從申遺前的18萬元躍升至500多萬元,增加接近30倍。

 

好處:宣揚中國傳統和自然文化

取得世界遺產認可有效增加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世界知名度,更多的外國遊客會因此前來中國參觀,有效宣揚中國文化。例如長城讓外國人士了解中國的2000年軍事防禦歷史;故宮讓他們見識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九寨溝讓他們見識中國奇特的自然景觀。這些親身的體驗比中國政府在國外的廣告宣傳更能達到宣揚中國文化的目的。

 

好處:增加政府和人民的文化保護意識

為了成功申請文化遺產資格,各地政府致力修復和保護傳統文化建築和文物,同時成功申請世界遺產後,也利用增加的門票收入對文化建築進行更好的保育。人民以成功申請世界遺產而自豪,有助提升政府和人民的文化保護意識。

 

不同觀點:商業化破壞世界遺產意義

不少意見認為近年在中國,申請世界遺產變成地方政府振興當地經濟的手段,在不少世界遺產中加入更多商業元素,例如在故宮營運咖啡店,破壞了文化氣息和遺產意義。

 

反駁這觀點:本文不否認過度的商業化和西式店舖與文化景點構成極大的不協調,但這不應該視為列入世界遺產的必然後果,這只是當地政府和景點管理者管理不善的後果。

 

事實上政府當局可以規定列為世界遺產之後,不能在景點範圍內建立過多商業化設施,保持景點的原有文化和自然特色。這樣既可宣揚本土文化,同時也能有效保護景色和文物的完整性。

 

不同觀點:遊客增加造成破壞

世界遺產增加該地知名度,遊客增加往往造成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巨大破壞。例如長城出現不少被破壞的痕跡,被刻上某人到此一遊的文字,嚴重損害文物的完整性。

反駁這觀點:景色和文物之所以被列為世界遺產,是因為它存在極大的歷史和參觀價值,只有讓更多遊客親身參觀才能宣揚它的文化和特色,不申請遺產和嚴禁參觀無疑是保護的最好辦法,但卻令這些景色和文物毫無作用。政府旅遊部門可以制定明確的保護規則,讓所有遊客都明白保育的重要性;同時加強巡邏監察,同樣能消除文物和景色被破壞的憂慮。

回覆